我国的人造板产业经历了萌芽、发展和繁荣的 3个阶段。 1949 年,胶合板被认为是我国首个可以生产的人造板种类,1959 年纤维板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,而 1961 年刨花板正式开始生产。 改革开放后,人造板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 自 21 世纪开始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了一个创新和升级的新时期,人造板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,人造板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,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技术工艺、环保水平和行业集中度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。
萌芽———起步缓慢
1920 年,天津成为了中国最早生产人造板产品的城市,中国的第一家胶合板生产厂由外国人创办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,受到中央政府的积极推动,1952年北京光华木材厂得以筹建,并成功建立了一个胶合板生产车间,此后又相继兴办了一些中小型胶合木企业。 在建国之初,我国只在几个主要城市设有几家小型胶合板生产厂,其年产量达到了 1 万 m 3 。总体而言,我国的人造板行业发展相对滞后,并且起步时间也比较晚。
发展———稳定增长
从 1981 年到 2000 年,中国人造板产业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。 在这段时间里,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并且在产业所有制结构上也取得突破。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,人造板工业得到快速发展。 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短缺设备,并优先发展了若干人造板骨干生产企业。 在吸纳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后,我国持续推动国内设备的研发和生产,使得技术和整套设备从零开始,逐渐发展壮大 。 人造板的产量得到了显著的增长,尤其是在1990 年之后,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海外资本的涌入,众多的中小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,使得人造板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。
繁荣———创新突破
自 21 世纪以来,由于我国对人造板的消费和出口需求持续上升,人造板行业步入了一个高速增长和繁荣的时期。 尤其是自 2003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》后,全国各地开始围绕发展人造板产业的政策,加大投资力度、提升科技水平,并持续推进人造板原料林的建设,引入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。 因此,我国的人造板产业取得了显著进步,其产业规模已经跃升至世界前列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renzaoban.com/zhishi/1750.html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人造板生产服务网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